滨州市为高中阶段教育划定发展路线图

2018-11-20 18:00:00
连文翠
转贴 701

    近日,滨州市出台《关于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滨政办字〔2018〕166号),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是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规定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超60个班,新招生年级全面消除50人以上班额。建设8所左右省级示范性和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全市高中阶毛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

    二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和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普通高中学费动态调整机制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政策。

    三是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准入、培训、管理全过程,按照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后勤服务逐步实行社会化。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城乡、学校之间交流制度化。开展绩效工资试点,允许设班主任津贴等项目,体现优绩优酬。

    四是推进四大领域改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启动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完善选课走班教学,推进课堂深度学习变革,构建特色鲜明、丰富多样课程体系。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与优势产业课程对接。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符合条件的适当上浮学费标准。支持高校与高中联合开发课程、共享资源。探索发展职普融合的综合高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和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取消国家明确规定以外所有加分项。深化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市级举办、管理市辖区普通高中新机制,完善以市为主、统筹管理中等职业教育体制。依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五是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推进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班班通”,实现校园无线网全覆盖。推动县级数字校园平台建设,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试点建设新型数字化学校。

    六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实行管理权限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并适时全面推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