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岱岳区“互联网+教育”让学校教育入“云端”
- 2018-08-02 08:52:00
- 毕宁
- 原创 1045
互联网+”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你我。作为全省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近年来,岱岳区教育局积极顺应潮流,本着任务驱动、融合创新、整体提升的原则,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初步走出了一条迈向“无围墙云端学校”的新路子。其中走在前列的是岱岳实验中学,该校本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坚持应用至上、突出学点学前;坚持典型引领、突出先行先试;坚持探究创新、突出优教优学”的原则,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是电子书包融入课堂教学,打造“专递课堂”。岱岳实验中学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依托市教育局云平台构建了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支撑平台、应用平台、终端平台,加强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在教研活动上,结合集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在云平台上开展“三研一用”(研究、研发、研讨和应用)电子备课,通过探讨问题、交流心得、共享资源,减少了课程资源重复建设现象,探索了一条本土化资源内生之路,破解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资源困境、本土不服”的难题。翻转课堂改革是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依据“五步三查”(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的教学理念。学校积极建设 “名校网络课堂”,并带动道朗镇教学点等一批学校,使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校积极推动“专递课堂”建设,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开课率,提高教学点、薄弱校教学质量;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信息帮扶模式制度化。同时,将电子书包融入到“学校网络课堂”与“专递课堂”建设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线上互动交流,同步共享课堂资源,打破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时空界限。
二是“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助力学生幸福成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学校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利用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学校积极参与“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利用大数据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建立整体架构,建立数据标准,建立采集渠道。例如,采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有了数据之后,通过教育云平台进行数据汇聚,形成类似学习记录、行为记录等观测点,针对观测点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甚至是引领性的意见。通过观测点分析的同时,进行动态的评价体系建设,动态评价体系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象的变化,进一步实现动态建模,通过评价体系的建设,将数据可视化并反馈给学校、学生。学校尝试引进学生评价软件,并在七年级进行试点,将每个孩子的学习、德育、心理、健康档案、考勤、成绩、试卷、学习过程等信息录入系统,每个学生的个人评价都会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学生的在线评价,有效实现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由“一对多”模式(一位班主任对一班学生)向“多对一”模式(多位老师对一个学生)颠覆性变革,优化了学生成长路径,成为激励学生快乐成长的新动力。
三是数字图书借阅打造“指尖上的图书馆”.学校遵循“书香校园”的建设理念,立足校情与学生特点,广泛重视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在学校进行数字化建设,积极顺应信息化教育改革步伐,以超星数字图书借阅机为代表的数字化终端走进校园,成为校园靓丽风景线的同时丰富着学生们对阅读的认知,也改变着师生的阅读行为,为校园的阅读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学生的阅读与学习踏上新的征程。学校安装了六台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涵盖图、文、视、听等全方位信息化文化服务进而实现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相融合。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内置3000本授权电子图书,可进行“选、试、下、读”的免费借阅模式。学校在智慧教育云教室的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歌德电子书阅读器和超星移动图书馆APP,打造数字图书借阅室。学生用手指轻轻点触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上的图片,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只要拿着平板电脑轻轻扫描一下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将图书下载到自己的平板电脑带走,方便快捷,还没有借阅数量的限制。学生在没有超星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二维码扫描即可对图书进行在线阅读,或在电子屏上直接阅读。电子借阅机的开通,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信息服务,为全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泰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