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重要讲话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2018-06-12 08:58:00
赵丽
转贴 2380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召开。青岛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关心峰会、支持峰会、服务峰会,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收看收听会议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刘鹏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青岛峰会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继续办好青年交流营等品牌项目,扎实推进教育等领域合作。作为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我们将动员和整合全市教育力量,借势而上,乘势而为,推动青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一带一路”为世界多数国家接受并积极参与,教育始终紧紧跟随、积极实践。截至目前,青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教育交流合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合作范围从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扩大到有关企业,合作方式有孔子学院(课堂)、友好学校、交流互访、教育论坛、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家在青留学人数已近700人。青岛将进一步搭建平台,拓宽教育国际交流渠道。2017年,青岛与教育部签署了“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备忘录。我们要借教育部的大平台,开阔师生视野,广交国际朋友。为落实“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备忘录,2018年,青岛市政府设立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每年投入800万元,用于支持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青留学。同时,积极鼓励支持青岛高校“走出去”,鼓励支持学生到上合组织成员国家留学;积极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家的青少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到青岛交流访问,组织青岛青少年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广交朋友。本次峰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参与了礼宾接待活动,在青高校有2000名学生志愿者服务峰会,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也积极投身上合、服务上合。上合青岛峰会将极大地带动青岛教育发展,青岛教育国际化步伐也必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鞠传进表示:此次青岛上合峰会,是中国在上合组织实现首次扩员、进入发展关键期背景下举行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立足当前、着眼全局、应势谋远,以秉承和发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引领,不仅提出高屋建瓴的合作理念,同时发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对上合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重要指引。学校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青岛,面向世界,深耕海洋,不断增强海大在全球海洋科教领域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密切与上合国家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人文交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海大力量。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生动勾画出了未来一个阶段上合组织的发展远景。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青岛农业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快开放办学程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交流,特别是与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瑞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总结过往,规划未来,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绘制了一份规划全面、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蓝图,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青岛峰会必将在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留下深刻久远的“中国印记”。新区教育要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为契机,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为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国际化人才贡献“青岛力量”!
青岛上合峰会志愿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教师任耕田表示:我有幸被选派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做翻译工作,聆听习总书记在青岛峰会上的致辞,感到很幸福。习总书记精湛深刻的讲话,精湛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息息相通,扬“上海精神”风帆,开启新的征程。我们负责对外国留学生教学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努力培养更多爱华、亲华、友华的国际化优秀人才。让“上合声音”,架起同心相通之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保卫处李修荣表示:作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聆听了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的讲话感到非常激动。走进新时代的山东大学,要想谋求飞跃发展,更加需要儒家文化的滋养,应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己任,和山东、和青岛共呼吸、同命运,才可长足发展,相得益彰。要按照总书记号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青岛校区精神”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发展新征程!为山东经济文化建设,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青岛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MBA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庆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上海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破解时代难题,全面规划组织未来发展蓝图,打造命运共同体,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新理念、新智慧和新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及全球治理观,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开启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拓展了区域经济社会合作空间,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战略的对接提供了新的方向,对携手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同推动欧亚大陆走进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更加振奋。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引领,伴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以青岛峰会为契机,扬起风帆,追逐梦想,协同育人,协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共享共赢。
青岛市政协常委,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孙法柏表示:文明多样性赋予人类进步不竭动力,和平安全筑牢人类发展坚实基础,合作共赢打造共同发展强劲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字字点金,句句务实,彰显了上合组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责任担当和强大执行力。特别是在提到共同发展时,习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上合组织青岛经贸示范区、建立法律合作机制平台,勾划了未来上合组织各国合作的可期待蓝图,也为青岛腾飞赠与了历史难得的机遇,为国际法的未来发展指出了合作共赢的方向。
青岛大学团委副书记、研究生会主席刘宏斌表示:参与了此次峰会,认真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自豪和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大范围会谈上的重要讲话,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再次诠释,既有新的发展观、安全观,也有顺应时代的全球治理观等等,是一个非常完善、顺应潮流的顶层设计。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立足实际,通过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等为之做出贡献!我们相信,上海合作组织这艘巨轮,一定会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行稳致远,一定会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凝聚力、更让人期待的行动力的国际组织。
山东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习的俄罗斯留学生Anzhelika Maslakova表示:最近参加了多次中央电视台和青岛市电视台有关上合峰会的节目,一直期待着峰会的召开。中俄合作越来越好,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也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赴俄罗斯学习,两国的人文交流活动定会更将广泛。今天观看了峰会,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多国领导人共商地域和平,共谋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以后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Tushar Ramesh Pavase表示:我来自印度,听了中国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先生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的讲话后,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印度人,我非常开心自己的国家能够加入上合组织。我相信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及与其他国家在多领域的合作交流。正如习总书记说,我们要发扬“孔孟之道”,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希望我们各个成员国都能因此取得共赢!
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徐海滨说:6月9日和10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在青岛举办,这是2018年国家主场外交的第二场盛会。青岛承办峰会,这既是国家的重要外交任务,也是山东和青岛的光荣,更为山东和青岛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遇的发展契机。为了筹备好青岛峰会,山东人民特别是青岛人民站在为国争光添彩的立场,不辱神圣使命,不负领袖重托,集全省全市之力,废寝忘食工作,夜以继日拼搏,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顺利举办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在的青岛,城市治理成效显著,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文明井然。白天繁花绿树,如盛妆的仕女,让人目不暇接;夜晚五彩斑澜,似璀璨的明珠,绽放繁华美丽。周密细致的保障措施,精心周到的接待安排,众人拾柴的志愿服务,展现了山东和青岛人民对来自上合组织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好客山东、魅力青岛,将努力为国家这一次重要的主场外交展示“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作为一名普通青岛市民,我为祖国骄傲,为青岛自豪,愿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顺利举行付出汗水,添砖加瓦!
青岛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校长孙传香说:学校全体干部教师集中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干部教师倍受鼓舞。鲲鹏击浪从兹始,东风鼓满万里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发表评论